移动客户端

|

官方微信

|

官方微博

|
借调借调,借而不调!警惕基层随意性借调常态化
时间:2025-11-20 10:14:20来源:法治日报责任编辑:郭炬

2016年4月19日,小蓉在几名中介的带领下,来到了聚鑫公司,双方谈妥以25%的利息,借款10万元,期限一个月。可到了签署合同时,小蓉却发现借款合同上写着借款25万元。聚鑫公司的人和中介称,写翻倍借条是“行业规定”,对企图赖账的人起震慑作用。如果小蓉到时按期还钱,就只需按照实际约定的12.5万元还款就可以了。

10日至11日,甘肃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举行。林铎坦言,甘肃对内对外开放步伐比较慢,进出口占全国的比重不到0.2%,开放度是“一带一路”建设18个重点省份中的最后一名。

《借调借调,借而不调!警惕基层随意性借调常态化》 日前,印度公立学校两名女学生因被怀疑偷了同学1000卢比(约合人民币100元),遭老师脱衣搜身。然而,在她们报案后,校方却予以否认。

相关报道
分享到:
  • 浙江温岭遭遇罕见冬旱:有的人家上厕所都要约一起
  • 贵州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原主任张仕福被双开
  • 人事动态|庄少勤任自然资源部副部长
  • 土耳其订购的首批中国产新冠疫苗运抵安卡拉
  • 国产剧“交卷”啦,2020年你追过多少?请打分
  • 在线教育成盗版泛滥的“重灾区” 维权困难重重
  • 银保监会拟修改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实施细则
  • 欧盟理事会批准2021年1月1日起临时执行英欧协议
  • 2021国际风云"气象预报" 将是怎样一番模样?
  • 北京:5个中风险区 顺义局部聚集性疫情,5人被问责
  • 李克强同阿尔及利亚总理杰拉德通电话
  •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网站编辑部信箱:changanwang@126.com | 招聘启事

    Copyright 2015 www.chinapeace.gov.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-1 中国长安网 ? 2017版权所有